Saturday, March 21, 2009

一枝草一點露!珍惜活著每一時刻!
















我一向處理事情或作事都是向前看,很少回頭去後悔,因為沒有早知道的藉口,如果有「早知道」就沒有以後的挫折與困難。因此,我的人生一直是在接受各種挑戰,有快樂、有煩惱、甘苦甜酸,冷暖自知;但是我堅信這就是人生活的意義。可是人生不能留白,凡走過必留下足跡。
民國59年我進入師大教育心理系,64年我結婚,生活雖清苦,但也有一兒一女,享受溫馨幸福生活。直至68年,外子出車禍的那一段刻苦銘心的遭遇,讓我學習到堅強毅力的重要,也體會到人間的溫暖,今日的我沒有昔日的歷練,我怎能樂觀積極的面對人生!我真正體驗「塞翁失馬,焉知非福?」。
從那年開始,我開始接觸到各種不同領域的知識與經驗,陪伴外子住院的日子,我經驗到醫護工作的辛苦與醫生對病人的重要性(醫生的支持與耐性是病人復原的最大能量),也體會到陪伴病人家屬的心聲(家屬要有堅強毅力面對病人病痛,忍受病人的態度外,更要有外在的支持力量);我也體會到運動與復建對肢體殘障病人的重要,病人需要活動才能盡快復原,當然心理的調適與家人的支持是恢復健康的要素。
在復健中心,我體會到肢體殘障者練習走路或活動中,克服身體病痛,重新走路的艱辛;也體會到一些長期陪伴病人家屬的無奈與辛酸;每接觸到一位穿義肢的人,都可以從他們復建歷程,看到他們要活下去的毅力。
民國71年,我考上我們輔導研究所,同時我也從助教升為講師,73年我拿到碩士學位;75年小思的出生,讓我重溫養兒育女的喜悅與親子之樂;76年師大心輔所博士班成立,我進入博士班就讀,教書、上課、與照顧子女成為我生活重心,那段日子最輕鬆,如果有煩惱,就是子女的學業與學習適應問題。80年順利拿到博士學位,之後,開始進入忙碌的助人服務工作;我的生活分成三個部分,我因外子關係加入協助殘障者藉運動復建與國際交流,一晃就是16年,前8年協助殘障體育運動協會制度建立、運動規則的建立、殘障體育會刊的編製及與國際性殘障運動組織的外交建立。90年接下殘障體育運動總會會長職務,每年在國內舉辦10多項運動項目會長盃競賽,一方面鼓勵殘障朋友藉運動走出戶外與強身復建;另一方面藉比賽選拔殘障運動選手參與國際比賽:包括2000年雪梨帕運(我選手首次獲得1金2銀4銅佳績)、2001年香港舉辦的遠東暨南太平洋地區地板滾球錦標賽(腦性痲痺選手首次出國比賽)、日本舉辦的遠東暨南太平洋地區桌球錦標賽;2002年法國舉辦的世界田徑錦標賽(視障選手江志忠F13標槍揚名世界)、釜山遠東暨南太平洋殘障運動會(我選手獲得17金25銀21銅佳績);2003年IBSA第二屆世界盲人運動會(我選手獲得1金3銀)、紐西蘭基督城ISMWSF運動會(我選手獲得8金5銀5銅);2004年雅典帕運(我選手獲2金2銀2銅);2006年瑞士舉辦世界殘障盃桌球錦標賽(1銀1銅)馬來西亞舉辦遠東暨南太平洋殘障運動會(我選手獲得17金25銀21銅佳績);2008年雅典帕運(我選手獲1金1銅);另外在台灣也舉辦多項國際活動包括:2001年在台北舉辦國際身心障礙者體育運動學術研討會,2001年在台北舉辦國際殘障桌球公開賽(共7國參賽,我國獲3金8銀9銅),2002年在台北舉辦世界殘障盃桌球錦標賽(共有43國家參賽),2004年在台北舉辦世界殘障撞球錦標賽(共7國參賽,我選手得2金1銀),2005年在台北舉辦國際殘障桌球公開賽(共7國參賽,我國獲9金11銀15銅),2005年在新竹舉辦IBAD世界殘障羽球錦標賽(共18國參賽,我獲2金2銀5銅),2007年在台北舉辦世界輪椅暨截肢者運動會(共有44國家參賽,我獲34金26銀20銅)。
每年至少有一期殘障體育運動會刊出版,發展至今第19期;每一期會刊都記載著前一年總會在國內外參賽與會議的痕跡。從接任殘總會長以來我代領殘障朋友參加許多國際性賽會,八年來,殘障選手努力表現獲得無數的獎牌,可媲美於一般選手,但是因為得獎無數, 常被不知情民眾解讀:因為殘障比賽歷程較少競爭性,其實不然,殘障朋友的運動比賽比一般運動比賽艱辛,當看到一支腳選手跳2米高度、坐輪椅打籃球、穿義肢打桌球或賽跑、視障選手丟標槍破世界紀錄、缺手缺腳選手游泳,這些畫面會震撼人心,令人感動萬分!這也是我無怨無悔投入殘障運動的動力!

另外,我的本質是在心輔系的教學工作,學生是我的寶貝,如同我的子女,我願意接納與包容學生,學習成就不是我重視的,學習歷程才是重要的!
民國83年,我接任學生輔導中心主任,一晃又是十年,多年來的輔導經驗,是幫助自己成長與學習待人處世的最大收穫,也讓我瞭解人性的多相面及人生百態;從個案的處理過程,讓我看到每個學生不同的家庭結構變化和心路歷程的關係,學生面臨的問題包括學習適應、感情困擾、價值澄清、生涯規劃、師生衝突及親子關係等,讓我體會人生活著會生生不息,有延續性,是因爲人活著本來就存在許多問題、衝突和煩惱。因此學生問題發生原本是平常事,輔導工作只是仲介歷程,是溝通管道、是讓個案沉澱紊亂及冷靜重新思考的空間。由於此種理念讓自己覺得輔導的結果不是最重要的,而重要的是在輔導的過程,事的問題是否審慎處理?人的情緒是否被照顧?至於問題是否解决則由個案去面對和承擔。所謂解鈴還需嚊鈴人。因此,輔導的精神在協助個人發揮潛能,獨立自主,自我抉擇及適應生活。
民國96年8接掌心輔系工作,本著為系上師生服務的態度,希望帶動心輔系傳承系所師生和諧溫馨的倫理;感恩老一輩教師的教誨,也想傳授過去教授給我們的基礎知識。另一方面,希望學生能趕上時代轉軸,能多元化學習,能有創新及國際化知能,我深信心輔系所畢業學生只要肯付出,都能在社會每一個角落發揮所學,服務貢獻社會!

No comments: